台灣文博會與文創產業、品牌的依存關係?

當大家在討論文博會的問題,質疑文博會沒有為文創產業著想,少了海外買家、沒有足夠的推廣、媒合通路、商談的機會⋯回過頭看看所謂的「文創產業」、「文創品牌」們,發生什麼事?

最近的文博會成了眾矢之的標靶,媒體、業界人士群起攻之,看到媒體採訪設計研究院 張基義院長 我才了解,原來:

「台灣設計展」面向“台灣市場“

「文博會」面向“國際市場”

Bone蹦克在2010年參加當年的文創展(不知該稱他設計展或文博會)我依稀記得,當時是松山菸廠荒廢多年後,首次啟用對外的展覽。

2010年台灣文博設計展(台北)2010

有幸獲得當時的台灣創意中心(後改設計研究院)邀請,參與展覽,當時在這樣的古蹟裡展覽限制眾多,攤位裝潢、配電、照明⋯問題一堆,開展後,如同我們的預期,沒有國外的客人、少了外銷的商機。

Bone蹦克原創的角色IP:企鵝、忍者、太空人

2010年除了文博會,Bone蹦克2010年在全球參加了許多展覽,大多是「家飾/禮品、電腦/電子)

台北/Computex

日本/東京家飾禮品展

大陸/上海家飾禮品展、雙城博覽會

美國/MacWorld、CES

德國/IFA、CEBIT

法國/Maison&Objet

Computex(台北)2010

2005年公司成立自有品牌「Bone蹦克」之後,從2007之後我們品牌的產品主要是銷往海外其他國家,雖然2010年文博會沒有得到外銷的商機,但因此有更多機會接觸台灣的民眾和媒體,台灣才漸漸有人知道Bone蹦克,這個在台灣開始,由設計概念落實到生產、銷售的品牌。

東京禮品展(東京)2010
上海禮品展(上海)2010
雙城博覽會(上海)2010
MacWorld(舊金山)2010
CES(拉斯維加斯)2010
CEBIT(漢諾威)2010
IFA(柏林)2010
巴黎家飾展(巴黎)2010

當大家在討論文博會的問題,質疑文博會沒有為文創業者(文創品牌)著想,點出了少了海外買家、沒有足夠的推廣、媒合通路、商談的機會⋯以下省略一千字

回過頭看看所謂的「文創產業」、「文創品牌」們,都做了什麼東西?

這些具有強烈文創意涵的文創產品、文創品牌,真的有機會推向國際市場 會發生什麼結果?

實際上經濟部、文化部有許多的國際推廣活動,我們也參加過。確實是個接觸海外的契機,但是之後我們發現政府部門能提供的攤位大小、裝潢,無法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,所以後來我們大多選擇「獨立參展」租需要的攤位空間,按照我們的想法需求進行裝潢。

眼尖、懂展覽、懂設計的朋友會說:『得砸大錢才做得到這樣的效果』對文創品牌而言太困難了。除非家裡有錢或是有金主⋯以下省略一千字

這其實點出了一個問題,就是做品牌的第一個條件:『資源』

俗氣一點的講法就是錢(不是創意喔,創意那是必備的基本技能),我們開始的時候沒有富爸爸、也沒有金主,就是一步一腳印,做出有創意的產品,很幸運的在台灣的通路可以賣得出去,再做更多更有創意的產品,到海外參展一搏,最早參加的展覽是2007年1月9日在舊金山的Macworld展,參加這個美國的展覽,包含裝潢、運費、人員⋯共花了約2萬美金,約莫當時公司前一年營收的50%,心想說賠掉、沒生意,回台灣勒緊褲帶,慢慢賺錢、還錢。

3×3標準攤位、首次參加海外的展覽MacWorld(舊金山)2007

很幸運的在第一次的展覽,找到了日本、美國、歐洲的客人,開始做外銷,之後就一直是以外銷為主的商業模式。外銷是很重要的一個契機。開發實體產品需要設計、打樣、開模具,產品出來了之後需要行銷、推廣、賣出去。收到錢之後才能再次投入新產品的設計、開發,進入下一個循環。

說到這邊,相信有些敏銳的朋友意識到「文創品牌」的問題,靠台灣市場就是那麼多的銷售,國外參展、外銷的效益難以攤銷參展費用,在台灣講中文可能有較多有情懷的粉絲會買單,到了海外,這些文創情懷的產品,即便是外國的朋友有耐性聽你介紹,聽完點頭讚好,甚至媒體會報導這個來自亞洲小島台灣的創意產品,但距離建立品牌的知名度、品牌的海外銷售系統、積累足夠銷售業績,仍有著非常大的落差。

回過頭想,在台灣舉辦的文博會、設計展,這些展出的文創品牌,在主辦單位的包裝之下,呈現出的是什麼面貌?

對比日本、法國、德國、美國這些國際展覽、國際品牌而言,台灣文博會、設計展對國際的「買家、媒體」能有多大的吸引力,讓他們願意遠赴重洋,花錢、花時間來台灣看展、採購、報導?若是不花錢支付買家、媒體的機票、食宿、給零用錢,有多少人願意來?

文創業者~自助者天助之

文博會主辦單位一定有檢討、可以做的更好的空間,但展覽最重要的是「參展的廠商」也就是來看展的人可以得到什麼?

大家談到文創產品的印象,「都有一個故事、看起來很特別、用處不大、有點貴」。要有「文創產業」,就得有「產業」,不能只有文創。文創參展廠商參加展覽得有幾個條件

  1. 參展品牌不斷提出創新的展品
  2. 足夠多的品牌參與
  3. 具有國際銷售機會的用戶視角

就我經營「Bone蹦克」品牌將近二十年的經驗,產品少了創新的「實用性」,只談「形式、美感、文化」是很難國際化的。這也是台灣文創品牌會很難打入國際市場,最關鍵的問題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